平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这场战役开始于汉末哪一年?

admin 290 0

平阳之战是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司隶校尉钟繇联合关中将领马超击破并州刺史高干和匈奴呼厨泉 的战争。南匈奴单于在平阳公开起兵反叛东汉,曹操派遣钟繇去征讨,久战不胜,双方僵持。下面历史观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并州刺史高干和河东郡太守郭援率数万人马,呼应南匈奴夹攻钟繇。马超临危受命,奉诏讨贼。最终凭借马超的骁勇善战大破匈奴、高干联军,斩杀郭援,平息这场叛乱。为朝廷(曹操)收复河北、平定辽东解决后顾之忧。

历史背景

战争局势

平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这场战役开始于汉末哪一年?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南匈奴单于在平阳作乱,曹操派遣,当时还是司隶校尉的钟繇率领各路人马包围平阳,钟繇久攻不下,战争进入僵持阶段;而此时袁尚在黎阳同曹操对抗,派他所设置的河东郡太守郭援和并州刺史高干率领数万人马,西进出河东,准备夹攻钟繇,夺取关中,声势极其浩大。

战区地理

河东渡汾水而进平阳的渡口就是,河津,稷山,新绛,临汾,而且都集中在平阳下部。要进平阳必须走这几个渡口。

战役结果

匈奴臣服大汉多年,未敢觊觎。袁家西线作战,大受打击,使得曹操远征袁尚、乌桓没有后顾之忧。马超被诏拜徐州刺史;庞德拜中郎将,封都亭侯;马腾拜征南将军,韩遂拜征西将军,并开府。马超这种囊足的行为被后世称为“虎臣罴士”意思就是像熊虎一样勇猛的人。

南皮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这场战役的胜利对曹操有何好处?

南皮之战是汉末205年的一场战役。此战宣告了袁绍死后争夺其继承权的儿子之一袁谭被父子俩共同的敌人、位列三公的曹操所灭。曹操已经重创了袁绍的另一子袁尚,他在南皮的胜利使他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袁氏余部则在追击下北逃。下面历史观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0年,有权势的北方军...

著名的文姬归汉,就在此之后,曹操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战役点评

半仙算命的钟繇和锦上添花的庞德。

庞德在混乱中斩了郭援的,他连自己斩的是对方的主帅都不知道,可见当时胜负已分。庞德斩帅不过是锦上添花,却不是胜利的关键。而钟繇的一番高谈阔论,更是纸上谈兵,钟繇本部人马完全可以分兵执行这一次作战计划,钟繇何必把这么大的功劳让给关中将领,更何况是一个白身的马腾之子马超。

史料《三国志·钟繇传》:“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围之”,语出《孙子兵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说明钟繇当时的兵力是要超过匈奴的军队,但却久攻不下,而且高干、郭援起兵,钟繇就惊慌失措,起用朝廷并不待见的关中诸将,可见战事迫在眉睫,曹操无暇顾及,钟繇是逼不得已,才求援的。

而且马超是在不知钟繇所谓的谋略情况下,进攻郭援,说明这次战争进攻路线,战略方案,完全是关中援军主帅马超,自主自发性的进攻。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