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之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宛城之战曹操哪个儿子死了?

admin 291 0

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下面历史观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战宛城”成为京剧、豫剧、粤剧等著名传统戏曲。

背景

曹操将汉献帝迎奉到了许县,改名为许昌,又叫许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袁术在淮南将要称帝;孙策脱离袁术而席卷江东,割据江南,成为曹操的劲敌;吕布占据徐州,对曹操构成巨大威胁;张绣驻扎宛城,向南连接荆州的刘表,成为曹操的肘腋之患;袁绍在河北正和公孙瓒火拼,给曹操提供了解决吕布、张绣和袁术等人的充足时间。首先,他将目标指向了宛城的张绣。

宛城之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宛城之战曹操哪个儿子死了?

过程

先降后反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正月,曹操率军讨伐张绣,驻在淯水,张绣率部众投降曹操。曹操甚为欢悦,便邀请张绣及其将帅,一同置酒高会。曹操行酒时,典韦持大斧立于其后,斧刃径有尺余,曹操所至之人前,典韦都举斧迫视。酒宴至终,张绣及其将帅均不敢仰视。曹操收纳张绣族叔张济的遗孀邹夫人为姬妾,张绣感到恼恨。曹操又送金银给张绣部下的绕将胡车儿,张绣得知后,疑虑不安,决定反水。

典韦死战

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突然造反,奇袭曹操之营,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出战不利,于是率轻骑逃走。典韦在门前奋战,张绣军不能得入。张绣兵于是分散从其它门进营。时典韦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但张绣军前后兼至益多,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戟击去,便将张绣军十余支矛摧断。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双方短兵接战,贼兵往前搏斗。典韦便徒手挟着两人击杀之,其余张绣军不敢近前。典韦复前冲突贼众,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张绣军方才敢于向前,取典韦之头,互传而观,覆军就看视其躯骸。


易京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这场战役发生在汉末哪一年?

易京之战是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下面历史观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背...

曹昂救父

曹操在逃亡过程中,座骑绝影也因为张绣军的伏击而身亡在宛城,曹昂于是是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曹操,主动将自己的座骑战马让给父亲曹操逃脱,步行保护其父脱身于宛城,最终,曹昂和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也一并战死。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