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提前十年开战 北洋水师能不能赢日本海军?

admin 256 0

当年在长崎,琅威理之所以主张对日开战,是出于对大清海军坚船利炮的自信。诚然,其时北洋水师这四艘军舰在日本人面前摆出巨无霸姿态,其中定远、镇远由德国造船厂三年建造完成,集当年英德先进军舰之长,定远镇远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军舰。而1886年的日本,联合舰队还未成立,还没有自己的海军造船厂,造大船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如果据此判定,日本人这时候的海军在北洋水师面前不堪一击。那就是未免太乐观了。

不得不说,这又是武器决定论了。

诚然,日本联合舰队成立得比较晚,是在1889年正式成立的。而大清北洋水师正式成立也并不早,只比日本联合舰队早一年,是在1888年在威海卫刘公岛建制的,根据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居于世界第九,亚洲第一。但这只是纸上谈兵。

对于那些乐观的旁观者,我倒想问一句:难道甲午开战前,大清不也是这般自信吗?他们的战舰武器也并不落后于日本海军,结果如何?

至于有人认为,如果英国教练不走,大清就能赢日本,这个更是看不到北洋覆灭的本质了。我们不妨再看看琉球战役,那是日本提前二十年向大清试刀,结果是谁占了便宜。

1871年冬,介于中日之间的两个小岛——宫古岛和八重山岛的居民到琉球进贡,途中遇到风暴,一船人漂流搁浅到台湾的八瑶湾,因语言习俗不通,被当地的土著居民误杀。当时的宫古岛和八重山岛岛民都是琉球的属民,而琉球又是清朝的属国,按照道理,此事件跟日本并无关系,应该在清国和琉球之间解决问题。但日本不会放过试剑绝好机会。三年后,即1874年,以此事件为借口,派军发动征台战役,攻打石门牡丹社等土著居民,史称“牡丹社事件”。

在日军猛烈炮火攻击下,石门不久陷落,牡丹社等土著居民投降。日军形成在台南武力驻军事实之后,日本向清国开价谈判。谈判的结果是,清国用50万两银子换取日军撤军,同时,中国间接承认了琉球改属日本。

“琉球归属”之役看似不大,但意义深远,此前日本从未通过战争从中国捞取过好处,但此事件却使日本从中国掘到的第一桶金;此前中日海权之争,中国是攻势,日本是守势,而事件之后,中日两国之势对调。通过预演成功,日本取得了进军中国海的相当信心。 

甲午战争预备期,日本军营出现了一大批精英军官,这些精英军官均为日本鹰派代表人物,他们信心满满,极力煽动清日决战。认为一旦交战,大清必败。他们的自信并非盲目,而是在做了大量政治和情报功课之后做出的结论判断。通过琉球之战,他们不仅对大清国国军情了如指掌,而且对大清国政治本质也多有了解,对大清政府官员抱以鄙视,说清廷“自甘愚陋”,“遂造成一般麻木不仁之官吏”。

在这些懂政治的日本将领看来,大清国政治大大落后于日本,一个政治没落的国家无论怎么耀武扬威,军事上也必然是外强中干。

于是,日本在琉球打响第一枪后,蓄势20年。终于大规模进军中国海开始了。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