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蒙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如果将1206年成吉思汗的斡难河大会,视为蒙古帝国建立的标志,那么这个帝国最终的瓦解,实际上则是从汗到(1260年称汗),两代四汗的岁月中,逐渐完成。当然,必须要说的很重要两点是,首先“蒙古帝国”这一概念,本身就是西方史学的概念,用来指处于统一状态的蒙古国。但正如前文所说,一个统一的蒙古帝国,实际上本身就很难说是特别严谨。

伊尔汗国细密画《窝阔台汗加冕》
而且在汗和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伴随着各个汗国的纷纷独立,实际上除了伊尔汗国以外,其他在受到蒙古直接控制外的蒙古王公们,基本都并不认可蒙古本部汗王以及忽必烈对自己有着政治上的宗主权。而且在四大汗国全部建立后,虽然某种程度仍可以将四大汗国和之后的元帝国,一起视为一个整体的帝国,但即使从一个游牧帝国的模式来看,这个帝国也难以算得上一个统一国家。之所以会演变成如此尴尬的状态,则要从蒙古帝国崛起之前的政治体制,以及这个帝国再扩张扩过程中的种种变化说起了。
在成吉思汗刚刚建立蒙古汗国的时代,实际上这个国家和过去的匈奴与突厥一样,都是以一个具有足以控制其他部族的巨大部族为基础,从而建立的联盟结构游牧帝国。不过与匈奴和突厥所不同的是,成吉思汗在将草原上的各个部族统合起来时,除了通过军事上的征服,还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当时的萨满教,以此建立起了孛儿只斤家族,在军事、政治、和宗教上,都更加崇高的地位,即“黄金家族”。
不过即使成吉思汗和其家族相对于过去那些草原统治者,有着更好的统治基础,但是由于成吉思汗本身无力,也无心改变蒙古人的经济状态,建立起足以统御整个草原的团队。因此成吉思汗对于各个部族的统治方式实际上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将各个原本文化、宗教乃至族源不同的蒙古草原各部,打散之后以编组。然后再由成吉思汗的亲族以及手下将领,同于各个新的部众。

成吉思汗
这种依托血缘,来维持整个国家团结的方式,虽然在世界历史上并不罕见,有的甚至能够维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对于蒙古来说,伴随着成吉思汗开始,对中亚、钦察草原,以及西辽、西夏等地区的扩张,使得蒙古汗国的土地,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这种短时间内控制土地的飞快增加,却让蒙古帝国内部,本就靠血缘建立起的脆弱联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年羹尧手握重兵 雍正是如何在没有动乱下搞定年羹尧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