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湘桂战役结果:国军蒙受巨大损失失去大片领土
豫湘桂战役持续近8个月,国民党军军队损失兵力50-60万(21世纪又出现报告文学加到70万),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使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丧
豫湘桂会战(日本称为 Ichi-gō Sakusen“一号作战”或“大陆打通作战”)是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于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贯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攻势。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陷于日军铁蹄之下。
“在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中美空军又掌握优势制空权的情况下,国民党军竟发生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以致美军中一些人对国民党军的抗战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使苏联尽早出兵打击中国大陆上的日军,美国罗斯福竟背着中国与斯大林达成一项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秘密协定:允许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外蒙古)在苏联保护下独立,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豫湘桂作战的失败”。
抗战后期的国民党战场在牵制、打击日军,并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成语脚踏实地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 脚踏实地 【拼音】: jiǎo tà shí dì 【解释】: 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成语故事】: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编撰了我国最大的一部古代编年史--《

挫败了日军的战略企图。以豫湘桂战役为例,不仅没有在实质上达到其战略目的,且大大增加了侵华日军自身的困难。
支援、配合了敌后战场。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所以迅速,其中原因,有一点就是由于1943年至1944年日军的主要攻击目标指向国民党战场,特别是日军1944年春夏实施的“一号作战”,集中了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80万的2/3于国民党战场,大大减轻了华北、华中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压力。 徐江虹则认为,对中日两国来说,1944年战局的发展给双方都带来了至关重大的影响,是抗日战争伟大转折的一年,这个转折以日本侵略军发动的豫湘桂会战及其影响为标志。
成语狡兔三窟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 狡兔三窟 【拼音】: jiǎo tù sān kū 【解释】: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