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战役的得失分析:本不该到如此困难的地步

admin 218 0

武汉抗战纪实:第五战区部队在广济地区阻击敌军

一九三八年春,我从庐山军校回家乡广济县,任广济县社训总队附兼常备第一中队长;农历五月,又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联络参谋,故对当时在广济的军民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

  桂南会战中的昆仑关战役,是一个漂亮的攻坚战、歼灭战。几乎全歼第21旅团,除击毙该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之外,还击毙了第42联队长、接任中村的代旅团长坂田元一大佐;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副联队长生田滕一;第一大队长杵平作;第二大队长官本得;第三大队长森本宫等;班长以上军官阵亡 85%以上;阵亡士兵4000人以上。这是日本战后公布的数字。(参见:《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第68页。)虽然中中国军队队伤亡更多,在一万人以上,但基本干部仍健全。日军第21旅团已经名存实亡了。

  根据日方及我方的统计:日军第21旅团官兵被击毙4000余人,伤者大大高于此数,被俘102人,旅团长中村正雄、第42联队联队长板田园一、第21联队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及各联队的第1、第2、第3大队大队长均丧命。第5军缴获山炮10门,轻机枪102挺,重机枪80挺,*步*枪*2000余支,战马79匹,还有大量的弹药、粮袜及各种军需品。昆仑关之战缴获的各种日军战利品,包括火炮、枪枝、弹药、军旗、军服和日军个人的护身符、家信和战场照片及统计图片等,先后在柳州、桂林、全州等地展出,轰动一时,极大地振奋了国人抗战必胜的决心。

  昆仑关战役的胜利,不仅是第5军及中中国军队队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战区及大后方百姓的大力协助的胜利。为了支援作战,先后有6万余名青壮劳力和大批畜力和车辆投入支前活动,运送军粮200余万斤,弹药无数,运送伤员上万人次。时近隆冬,为抗日将士御寒,仅生姜就送去1万多斤,更有各种各样的慰问品和数量不菲的慰问金。并架通信线杆1万多根,修通道路几百公里。这一切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面对外侮,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伟大斗争精神。

  昆仑关战役,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鼓舞了中国民心,鼓舞了中中国军队队的士气,成为中中国军队队抗击外敌入侵的典范之战。昆仑关战役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中国军队队取得的屈指可数的几个战绩辉煌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机械化部队在正面战场上第一次与日军精锐部队的大交战,意义非凡。

昆仑关战役的得失分析:本不该到如此困难的地步

广西抗日救亡运动:广西全民皆兵抵抗日本侵略者

八年抗战,从1937年7月7日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下平南人民遭受巨大损失。计不完全统计,被杀害的10270人,炸毁烧毁房屋4803间,

  但是,整个战役也有一些值得检讨的地方。

  其一,战役即将打响,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军的准备工作就很令蒋介石头疼:守卫两广海防的原桂系第16集团军总司令夏威对其被调任第11集团军任总司令不满,借故奔母丧而躲回了容县老家;而接任第16集团军总司令的蔡廷锴新来乍到,有很多事情摆不平,使日军进犯的情报不能按时上传下达;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赴重庆参加国民党第五届六中全会;行营参谋长林蔚又奉蒋之命,赴容县吊唁夏母……凡此种种,行营瞬时成了空营。行营是统筹、指挥各部队协调作战的重要的军事机构。行营不下命令,远在广东韶关的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是不敢擅作主张,指挥部队往前线开拔的。这就是说,此时国民党军的首脑机构实际上已经陷入瘫痪状态。

  其二,白崇禧在军事部署方面也出现问题。白认为日军可能会由广州湾(湛江)登陆从而北上进犯柳州,而不是冒险进犯南宁。因此,他派了第46军新编第19师驻防钦州、防城,而第19师是一支刚刚组建的地方部队,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人员素质方面都不符合要求,因此,导致了日后钦州、防城的失陷。

  其三,白崇禧出于私心考虑,企图将广东南路的开平、阳江、阳春等大片富庶地区据为桂系所有,进而向外延伸,掌控更多的出海港口。于是便命第31军迅速装备,开进以上地区。如此,桂系的防线一下拉长到上千公里,战线拉长了,防御自然不稳固,这就给日军长驱直入南宁洞开了方便之门。

  其四,一些将领贪生怕死,导致日军得势。11月17日,日军占领钦州、防城,然后进攻新19师师部小董。师长黄固贪生怕死,竟临阵脱逃,拱手将小董资敌。

  22日晚,日军势如破竹,抵达南宁市邕江南岸。23日日军第5师团在飞机掩护下强渡邕江,妄图直捣南宁腹地。夜晚,驻守南宁的我第16集团军135师405团团长伍宗骏擅自命令其所辖的404、405两个团放弃阵地撤退,导致南宁市内防守空缺。24日上午,日第5师团21旅团21联队渡江成功,下午,南宁市全城陷落。

  其五,蒋介石对前方将领猜忌,派陈诚、李济深监督白崇禧作战,其态度是“疑人也用,用人也疑”,朝令夕改,临阵易帅,也是导致战事失利的原因。当桂南会战进入收尾阶段,第5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欲一举收复南宁时,新一轮战斗打响了。1940年1月1日,第5军向南宁方向进攻,第一仗便在昆仑关至九塘之间的441高地激烈展开。鏖战4天,双方伤亡惨重,荣誉第1师奉命撤离休整,其余各师继续执行进攻任务。由于日军拼死抵抗,战绩毫无进展,至12日,第5军不得不全员退出战斗,由第36军接过进攻任务。此时,白崇禧提议,将第2军、第6军、第99军、第36军、第5军集结起来,联合发动攻势,收复南宁。当时,最高统帅蒋介石当场就批准了这个计划,可是第二天,已返回柳州的蒋竟将头天的决定推翻,以致日军赢得时间重新部署,发动反攻。蒋的反复大出白崇禧的意料,白崇禧不得不与李济深、陈诚、张治中等重新部署作战。蒋介石内心里对白崇禧缺乏信任,把自己的王牌机械化部队第5军交与桂系将领白崇禧指挥实出无奈,害怕白拼光了自己的本钱,不准备再把“血本”第5军投进去。直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白还认为,如果没有蒋当时的反复无常朝令夕改,那么军备完整、士气高昂的第36军积极参战,趁敌人援军未到的空隙,定能全歼敌第5师团。

中条山战役两军部署:日军制造谣言掩护进攻部署

为了迅速“解决中国事变”,日方决心集中兵力进犯中条山,并阴谋策划全歼中国守军。为此,日本中国派遣军“不顾警备地区治安状况的下降”,“从华中抽调第17、第33两个师团”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