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虽然在大部分时期都保持了国力的强盛,但最后还是难逃衰败。实际上明朝早就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果了解明史的朋友肯定会知道,明朝国库曾频繁出现亏空,然后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还是算在百姓头上。长久下去必定会动摇大明的根基,那这些亏空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呢?当时的三大利益集团其实就是罪魁祸首。商人和官员相互勾结,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加上皇帝不作为,导致情况越来越糟。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明朝的经济非常繁荣,特别是工商业非常发达,到明末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不过就是那么一个富庶繁荣的王朝,却长期被国库空虚所困扰,明朝的国库经常入不敷出,长期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嘉靖末年,大明国库存银不足十万两,而每年超支达到一百四十多万两。整个明代,官员们发不出工资拿实物顶替是常有的事。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明朝经济繁荣,国民富裕,为何却一直为国库没钱而发愁,是谁吃垮了大明的财政?
其实,吃垮大明财政的主要有三大利益集团。首先,就是商人和士大夫阶层。明朝的工商业虽然非常发达,但商税却很低,原因就是商人阶层和士大夫阶层相勾结,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士大夫代表着商人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势力庞大的东林党,他们其实就是江南商业集团的代言人。在士大夫阶层的推动下,明朝的商税一降再降,竟然从百分之十五降到了百分之三左右,就和不交税差不多。
电视剧中总有假传圣旨的戏码,真实历史中不可能发生!
电视剧中总有假传圣旨的戏码,真实历史中不可能发生!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现如今电视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电视机中人们可
即使如此,商人基层还在不断地偷税漏税,导致国家税收流失严重。比如茶税,一些产茶大省收的税,简直低到了荒谬的程度。四川课税的茶叶数量超过500万斤,可是一年征收的茶税不到2万两。而浙江的茶叶税收竟然只有六两,云南为十七两。商人阶层偷税漏税情况和明朝的税率之低可想而知。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士大夫阶层还勾结海商甚至倭寇,从事走私贸易,每年赚取巨额的财富。而由于海商垄断了海洋贸易,在士大夫阶层的帮助下疯狂走私,明朝根本收不到什么税,钱都进了海商和士大夫阶层的腰包里。所以,以东林党为首的士大夫阶层简直就是明朝的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