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巴国曾沿着长江东进,与楚国交战。进入战国时期,巴国西面要防御强盛的蜀国开明王朝,东面要抵御楚国的进犯,国势渐微。
楚怀王即位之前,楚国已经逆长江西进,攻取巴国的旧都枳(今重庆涪陵)。涪陵是巴国人心中的圣地,巴国的宗庙陵墓多在这里,若不是实在无力抗衡,巴人是不会放弃涪陵的。
而咄咄逼人的楚国,正谋划着西进彻底灭亡巴国,为躲避楚国的锋芒,巴国将都城由江州(今重庆)沿嘉陵江北上迁移到阆[làng]中。
巴人迁都的举措,等于是给楚国让出了更大的拓展空间,楚人西进灭巴国,然后再灭蜀国占领整个四川盆地,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四川盆地的面积,约为三个关中平原的大小。若是这个天府之国被楚人占领,楚国的面积,就相当于三国时期蜀国与吴国的总和,而曹操的魏国,则被秦国、赵国、魏国、韩国、齐国、燕国六个诸侯所瓜分,楚国一统的趋势,到时候恐怕无人能阻挡。
由于其他诸侯与巴蜀两国不接壤,能够直接阻止楚国占领四川盆地的诸侯,只有秦国!
公元前316年7月,秦惠文王派大将司马错率领二十万雄狮翻越秦岭,进入苴国。
苴国是蜀国所封的诸侯,是蜀王的亲属,这有点像周朝的分封。苴国的葭萌,地处蜀国北方唯一交通要道,是蜀国的北大门。苴国地处大巴山脉米仓山西段,境内尽是险峻山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蜀王并没有胆怯,他也来到了葭萌关参战。
秦军攻克葭萌关,一直追至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北一带),杀了蜀王,全歼蜀军。蜀国王子安阳王带领一支残部辗转南迁,最后一直流亡到交趾(今越南北部)才落脚。
一百年后,安阳王的后代,又被秦始皇帐下的将军赵佗击败,逃到海上,开明王朝就此没了音信。
秦军取得蜀国之后,再一举东进江州和阆中,灭掉巴国。
楚国虽然在四川盆地占了先机,但秦国这次雷厉风行的动兵,占据了大半个四川盆地。由于秦国对楚国是顺江而下,秦国占有地利,后来楚人也被秦人逐出了四川盆地。
总的来说,战国时期四川盆地主要有蜀国和巴国,后来被秦国兼并了。秦国得到天府之国后,实力才逐渐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
“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谁的愿望?“楼兰”为什么这么招人恨?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朝诗人王昌龄一首荡气回肠的《从军行》,让我们记住了边塞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