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常识_“四民分业,士农工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被误读了上千年!

admin 328 0

说到管仲,我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果你不知道管仲,好歹也知道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这里面的人物就是管仲和他的好哥们鲍叔牙。管仲相齐国,将齐国打造成一个“重商”的国家。在中华大地这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圈子里,齐国可也算是另类。正是由于齐国经济的强大,才可以称霸春秋,笑傲战国。管仲,本来一句好话,“四民分业,士农工商”却变成了“重农抑商”的口号,那这一切都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慢慢道来。


古代历史常识_“四民分业,士农工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被误读了上千年!  

说到管仲这个大名人,人家还是周王室的后裔。是周穆王一系的子孙,他的祖上在齐国做过官。但是,到管仲这里早就家道中落。所以,年轻时候的管仲也跟咱们一样,是个穷屌丝。好在有鲍叔牙这个好哥们,用管仲曾经回忆的话是这样说的:

“管仲尝叹曰:吾少穷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管仲有了鲍叔牙这个哥们,俩人合伙做生意。鲍叔牙知道管仲很穷,所以每次分红都多给管仲一点。后来,生意做得不好,鲍叔牙也没有抱怨他。管仲求官吃瘪,当兵逃跑,这样的人我想也真就是鲍叔牙能容忍他。

古代历史常识_“四民分业,士农工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被误读了上千年!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后来管仲还是在公子纠那里找到了工作。这个公子纠就是齐僖公的儿子,他还有两个兄弟,就是公子小白和太子诸儿。齐僖公死后,自然太子诸儿就继承了国君,就是齐襄公。这个齐襄公不愧是国君,有个跟段誉一样的爱好,喜欢了自己的妹妹。再后来,由于不走寻常路的齐襄公导致齐国发生了内乱。

此时,早就在国外避难的两兄弟,在齐襄公死后,一看时机成熟,是要是时候赶回来夺取大位了。这个时候,管仲就已经表现出他的才能了,主动要求在小白归国的途中埋伏,先结果了小白,助公子纠登上国君的位置。不过事与愿违,管仲的草丛蹲的不够好,没有射死小白。小白装死,躲过一劫。而后,公子纠以为大势已成,所以晃晃荡荡地赶往齐国临淄。此时的公子小白,却日夜兼程,在公子纠来到国都时候,小白早就变国君了。所以,公子纠一行只得灰溜溜跑回了自己外公家鲁国。

那鲁国也不是好欺负的啊,毕竟在春秋初年,兼并战争才刚刚开始,鲁国其实并不比齐国实力差,在某种程度是要强于齐国的。毕竟齐国在当时,可是在边疆。他的东边就已经是东夷这些少数民族了。不过,天佑齐国,姜子牙的国家不是好惹的。

古代历史常识_“四民分业,士农工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被误读了上千年!  

标签: 文史百科 历史文化 文史知识 古代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