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14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叛军攻进了长安城,唐玄宗逃难到了蜀地。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紧急组织了15000人的勤王兵马奔赴中原地带。由于边关的兵力因此变得空虚。于是吐蕃就趁乱大肆入侵,于公元763年将安西都护府、北亭都护府与中原的联系给切断了。两地的唐朝守军孤悬绝域,泣血相守几十年。最终,北庭都护府在公元791-792年全部陷落。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北庭全部沦陷后,唯独西州仍顽强坚持了一段时间。《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讲的就是这个西州在最后一刻的故事。这个西州,就是今天的吐鲁番。
吐鲁番古代遗址很多
西州(吐鲁番),中国最干旱的地方
西州,又称为高昌,指的就是今天的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盆地有五万平方公里大,它虽然紧邻天山山脉高耸的群山,但它却是一个非常低的洼地。吐鲁番盆地里地势最低的艾丁湖,海拔只有-154米,也就是说这个高度是在海平面以下一百多米的,这里是中国大陆海拔最低的一个地点。
吐鲁番这个地方有三个中国之最,第一个就是在中国陆地上海拔最低。第二个是有一处中国气温最高的地方——火焰山,火焰山曾留下了最高气温49.6℃的中国纪录,地表温度能达到89℃。第三个,就是吐鲁番在中国是最干旱的地方,全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且日晒蒸发能力特别强,年蒸发量超过3000毫米。
古时候的吐鲁番,也就是高昌和西州,同样也是一个气候非常恶劣的地方,高温、干旱、沙漠兼备。尽管如此,在汉唐时期的吐鲁番盆地,却是当时西域最富饶的地方之一。南北朝时这里就诞生了著名的高昌王国,唐朝时西州更是北庭都护府的重镇,唐朝以后这里还兴起了高昌回鹘。今天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大量的出土文物,更是吐鲁番辉煌历史的见证。

吐鲁番盆地的人类奇迹
我们知道,今天的吐鲁番是中国著名的瓜果之乡。吐鲁番的葡萄和西瓜都特别甜,而且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兴旺的传统农业。为何这种极度干旱的地方,在古代会有发达的农业呢?根本原因,这里有丰富的地下水!
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之下,天山的冰川融化后,大量的水会渗入地下,并从高海拔的地方流向低海拔的盆地,相当于一个看不见的地下河流进了吐鲁番盆地。而且,火焰山的山体也会发挥了地下大坝的作用,火焰山在盆地中央阻挡了继续向地底渗透的地下水,抬高了地下水位,使得地下水在盆地很多地方露了出来,成为了泉水,从而滋润了吐鲁番盆地。
与此同时,吐鲁番还有一个人类建筑奇迹,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成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这就是“坎儿井”。“坎儿井”并不是简单的水井,而是一种在戈壁荒漠地区创造的特殊灌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