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董卓智囊的李儒,为何没有说服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

admin 310 0

李儒告辞后,董卓回到后院来质问貂蝉。

董卓说:“你为什么要和吕布私通?”貂蝉早有准备,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吕布头上,说:“我知道他是太师你的义子,一开始就想回避他。没想到他胆大包天,紧追不舍,一路追到凤仪亭。我正打算投河自尽,却被他一把抱住。正在生死之间,幸亏太师赶来,这才救了奴家一条性命。”

貂蝉以为自己的这番话,可以更加激怒董卓,但董卓内心虽然恼怒,却已经因为李儒之劝而决定顾全大局。

董卓说:“我打算把你赏赐给吕布,怎么样?”

貂蝉大惊,如果董卓这样做,司徒王允的连环计就等于是白费心血了?自己的牺牲也就成为毫无价值的了。貂蝉十分机变,立即哭泣道:“我已经侍奉过太师您这个大贵人了。如果您要把我赏赐给一个家奴,我宁愿死了,也不要受此奇耻大辱。”说完,就要抽出挂在墙上的宝剑自刎。

董卓连忙夺过宝剑,将貂蝉抱住怀里,温言抚慰。貂蝉哭倒在董卓怀中。

身为董卓智囊的李儒,为何没有说服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

谁能消受美人哭?即使是心狠手辣,纵横天下的董卓也无法做到。董卓连连安慰貂蝉说:“都是李儒这个家伙出的主意。我哪里能舍得你啊。”

诸葛瑾诸葛亮两兄弟为何一个在东吴一个在蜀汉?

貂蝉一听,立即有了主意,接口说:“原来是李儒这个家伙胡言乱语。我听说李儒和吕布交情很深,一定是吕布图?不轨,和李儒串通好了,故意让他到太师您面前来劝说,好让吕布得逞!”

貂蝉的这一招说服术非常厉害!

在《曹操为什么能说服陈宫放他生路并弃官相从》一文中,我们介绍过,说服者可以通过?建“相同立场”来找到与说服对象一致的利益诉求,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但貂蝉对董卓的这一次说服,却大大拓展延伸了相同立场的应用范畴。

立场这个东西,和利益是密切相关的。相同的立场,代表着一致的利益;不同的立场,代表着不同的利益。

所以,当貂蝉提出,李儒和吕布交情深厚的时候,其言外之意就是李儒和吕布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属于利益共同体。那么,衡量李儒的真实说服目的就必须考量他和吕布之间关系的影响。

李儒前面之所以能够说服董卓,固然是由于他采用了事例说服的“形象化策略”。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于他体现在外的客观立场造成的。董卓以为,李儒是出于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提出这个建议的。从而,尽管董卓对貂蝉有些不舍,但还是顾全大局,接受了他的建议。

标签: 历史人物 名人故事 风云人物 历史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