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军师这样的角色,在任何乱世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存在,有才能的谋士能够决定一场战役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历史已经通过无数案例告诉我们了这个道理。
任何一个军事集团,都离不开一批谋士,特别是一些超绝的谋士,这是军事集团取得胜利不可缺少的人才。在楚汉相争中,西楚霸王项羽有一个超绝的谋士,那就是范增。
范增(前278年-前204年),秦末居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亚父街道)人,秦时行暴政,范增目睹秦政之虐,他在家中多读兵书,素好奇计,并密切注意天下形势的变化,等待着施展才能智谋的机会。
公元前209年,项梁率会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为反秦斗争的主力,年届七十的范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反秦事业。范增对项梁说: 秦灭六国,楚人的仇恨最深,人们至今还怀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怀王,因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是有道理的,应立楚怀王后裔为王。项梁听了以后对范增说:"先生所言极是。" 把范增留在身边,对其很是敬重。
后来项梁死后,范增成了项羽的最主要谋臣。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竭尽全力为项羽出谋划策。在范增的帮助下,项羽杀掉了企图叛乱的宋义军队。又由于范增年过七旬,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
有范增这样一超绝谋士,当时项羽军兵力40余万人,而刘邦兵力只有10万人马,按理说项羽应该得天下,可他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为什么呢?说到这,我们不得不说一下鸿门宴和陈平离间计。
千古著名美食家苏东坡先生的一句诗词,无意间促成了一样流行小吃
公元前206年,当时为楚国武安侯的刘邦率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刘邦手下将领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通报,称刘邦准备自立为关中王、委任秦王子婴为丞相,并将据有咸阳城内所有珍宝。项羽得此消息后非常愤怒,范增也劝项羽说: 赶快攻击,不要错失良机。可是项羽的叔父项伯代刘邦求情,并说第二天刘邦来赔罪,项羽觉得挣回来面子,答应了项伯的请求。范增知道后,他再次劝项羽杀掉刘邦,以免后患。但项羽既无远略,又特别固执,再加上项伯的说辞,虽然客气却拒绝了范增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