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是什么结局?他的战死直接导致蜀汉灭亡

admin 277 0

肃孝杭皇后是什么人?没有得到明朝正史的认可

你们知道肃孝杭皇后是什么人,接下来历史观测网小编为您讲解

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瞻是什么结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灭蜀之战。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取蜀。

在丢失汉中后,蜀将姜维立刻退守剑阁,与魏军相持。而为破解僵局,魏将邓艾率精兵万人偷渡阴平,奇迹般的出现在了成都平原。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诸葛亮长子诸葛瞻领兵数万与邓艾在绵竹关决战。结果他和儿子诸葛尚全部战死,用自己的生命为蜀汉政权划上了残缺的句号。随后,刘禅率众投降,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不可能对兵法一窍不通,而且他拥有着数倍于魏军的兵力,而且是占据险要、以逸待劳,为何最后却落得兵败身死的结局呢?下面,我们简要分析一二。

一、战前形势

诸葛瞻是什么结局?他的战死直接导致蜀汉灭亡

公元263年,魏发动的灭蜀之战,几乎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原因有二:

1、从国力上讲,蜀汉与曹魏已经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从国土面积上讲,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二,占据着东汉十三州中的青、徐、兖、豫等九州,而蜀汉仅有益州一州之地。

曹魏所有的九州,同时也是当时人口最为稠密之地。据统计,曹魏当时的总人口大约在450万人左右,而蜀汉仅有人口90余万。

与土地、人口相关性很强的因素还有经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经济,何谈战争?

蜀汉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勉强自给自足,能带来“外汇”收入的仅有蜀锦而已。在蜀汉末期,由于连年征战,朝政黑暗,朝廷已经拿不出足够的金钱来支撑前线的战争。

早在“隆中对”时,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曹操强大,不可与之争锋,如若争锋,也要等到天下有变。

可是,几十年过去了,蜀与魏之间的国力差距越拉越大,蜀战争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2、从人才上讲,蜀汉面临着兵微将寡的尴尬局面。

在蜀汉后期,由于受制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蜀军的数量基本维持在10余万,除去需要镇守各地的兵力,真正能够拿出来的机动力量仅仅数万人而已,对付魏军根本是捉襟见肘。

而且,在蜀汉后期,益州本土人士中鲜有优秀人才。原来刘备带来的荆襄人才几乎全部凋零,虽然偶然有几个不错的降将投诚过来,那也是杯水车薪。因此,我们也通常用“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来形容这一时期蜀汉的人才困局。

诸葛瞻是什么结局?他的战死直接导致蜀汉灭亡

二、战争经过

公元263年8月,18万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其中东路军由钟会率领,直取汉中;西路军由邓艾率领,攻击沓中;中路军由诸葛绪率领,断姜维归路。

标签: 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 历史知识 古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