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张廷玉为什么能受到康熙、雍正的器重?靠的是什么

admin 250 0

清河公主身份尊贵为什么会被当奴隶贱卖?回宫后的做法服了

对清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观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张英、张廷玉为什么能受到康熙、雍正的器重。下面历史观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张英是康熙早年最重要的贴身文臣侍从,康熙曾亲自写了“清慎勤”、“格物”大字各一幅送给他。“每日进讲,启导朕心,甚有裨益。”张英在康熙皇帝心中具有重要地位。这首“让墙诗”也能够让我们明白,张英的人格魅力所在。“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

张英、张廷玉为什么能受到康熙、雍正的器重?靠的是什么

这首“让墙诗”的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清朝宰相张英老家要修墙扩建房子,而地界却紧靠叶家。叶秀才提出让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方便出入。但张英家的管家仗着自己是宰相家的总管对穷秀才爱搭不理,继续沿着叶家的墙根砌起了新墙。叶秀才却咽不下这口气,即使张家官大也得讲道理。于是,一纸诉状,将张家告到了县衙,打起了官司。张家一看事闹大了,就赶忙给在京城的张英写信,信中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张英看完后回了信,信的内容正是这首“让墙诗”。张家人看到回信,立即就明白了,主动提出让路三尺。后来叶秀才看了张英写的信,不禁感叹:“宰相肚子能撑船啊!”于是,也主动让出三尺。“六尺巷”也由此而来。

康熙皇帝今天,要说的正是六尺巷背后的两个男人,张英与张廷玉。

张英,安徽桐城人。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中举,六年中进士。康熙时期,他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深受康熙皇帝的重用。张英为官期间,曾历经多个官职,还曾担任过皇太子胤礽的师傅。虽然有时候也会犯错,但并没有造成什么特别大的后果,从而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宽大处理。张英自身的政治才能也很高,他曾经还被做过编修工作,先后参与编纂修整《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等著作。

李定国在明朝灭亡之后杀了清朝皇子,打了满清八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定国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观测网小编告诉你。

张英、张廷玉为什么能受到康熙、雍正的器重?靠的是什么

张英为人俭朴,热心善良。一次在他六十大寿时,张英的夫人计划雇一个戏班子来唱戏以及摆设酒宴来为他庆祝六十大寿。但在张英知道了这个计划后,他却否定了夫人的计划,大肆庆祝肯定要花费不少银两,他不想铺张浪费地给自己庆祝,于是就用这笔钱买了布料做了一百件棉衣,发给那些路边无家可归的穷人。身居高位为人却清廉正直,这样的学识和人品怎会不被重视呢?

标签: 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 历史知识 古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