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帝为什么会被吴三桂赶尽杀绝?真相是什么

admin 248 0

在吴三桂看来,李咏皇帝虽然在缅甸,但跟随李咏皇帝的晋国李定国、常工白文宣等率领的一部分军队,仍然在中国境内的三宣六慰(明朝在西南和中南半岛建立的辖区)一带。他们在李咏皇帝的旗帜下号召边境地区的人民推翻清朝,恢复明朝,这对清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一旦李定国等人站稳脚跟,将对清军构成极大威胁。比如清廷调兵“剿”的时候,他们会就地躲起来,等军队撤退了,他们就会出来骚扰这个地方。因此,只有进入缅甸,攻下李咏皇帝,才能铲除他们,失去旗帜的李定国等人也不能再成为清廷的门户。

吐司一遍遍不确定,但逐利就像是原地踏步,不畏党的假历号召内外蛮族,以高荣重财为诱饵。万一像前天沅江的情况一样,到处都会被挑动。

除了边境线上的李定国残部之外,云南境内还有众多土司,吴三桂认为这些土司“惟利是趋”,一旦永历帝用“高爵厚禄”来引诱他们,他们必定会被煽动起来对抗清廷,虽然单个土司力量不足以与清廷对抗,但是众多土司联合起来,“遍地蜂起”,清廷必将难以应对。

吴三桂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也并非毫无道理,前一年元江土知府(第一等土官,少数民族地区由部族首领世袭之土司文职长官,从四品)那嵩便和李定国里应外合,发动反抗清廷统治的起义,吴三桂历时数月才平定,所以吴三桂认为境内的土司是清廷的肘腋之患,而发作的根源却在境外——缅甸的永历帝。

永历帝为什么会被吴三桂赶尽杀绝?真相是什么

宸妃死后的规格有多大?26岁进宫嫁给皇帝,虽没封后却受尽宠爱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观测网小编带来的宸妃的文章。

投诚官兵虽已次第安插,然革面恐未革心,永历在缅,于中岂无系念?万一边关有警,若辈生心,此其患在腠理也。

在吴三桂和清军征服云南的过程中,有很多明朝官军投降清军,这些人虽然已经被安插在各支部队之中,但是吴三桂认为他们仍然没有洗心革面,如今永历帝还在缅甸,他们心中肯定仍以永历帝为尊,一旦永历帝号召反清,那么这些人难保不生异心,这是腠理之疾。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源还是在永历帝,如果永历帝不在人世,那么这些投降官兵肯定会心无旁骛,最终只能选择效忠清廷。

除此之外,吴三桂认为云南还面临着两个困境,只有解决了缅甸的永历帝,才能解决云南面临的难题。

今滇中兵马云集,粮草问之民间,无论各省银两起解愆期,难以接济,有银到滇召买不一而足,民室苦于悬磐,市中米价日增,公私交困,措饷之难如此也。

因为与南明的战事,当时云南聚集了不少兵马,而这些军队所消耗的粮草都需要从民间征集,导致米价上涨,公私双方都为此所困,筹措军饷艰难,而百姓生活也十分艰难。

凡召买粮草,民间须搬运交纳,如此年年召买,岁岁输将,民力尽用官粮,耕作半荒于南亩,人无生趣,势必逃亡,培养之难又如此也。

标签: 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 历史知识 古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