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严重的一起逃课事件是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78岁高龄的乾隆忽然来了兴致,翻阅起上书房的考勤记录,结果发现所有在学的皇子、皇孙一连七天都没上课。别看当时“皇家教育”在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其实浓厚的厌学情绪早在皇子、皇孙间弥漫开来,他们逃课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只是这次正好撞在枪口上而已。
乾隆大发雷霆,问皇子、皇孙为何逃课,结果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下雨”。乾隆气得嘴都歪了,这时,十七阿哥永璘委屈地说:“其实我们每天都来上课,可老师往往不在,我们也就各自散了。”这下锅就甩到了“皇家校长”刘墉身上,面对乾隆怒气冲冲的质问,他吞吞吐吐地说:“老师们还有其他业务要忙,一时没顾上教学工作。”乾隆一针见血地回道:“我特意让你们担任闲职,能有多忙?”
骂完老师,乾隆又回过头来批评皇子、皇孙,“老师没来,你们不会主动去请吗?不会向我报告吗?分明就是趁机偷懒!”
事后,刘墉被以“玩忽职守”的罪名降为侍郎,其他汉族老师也受了相应的处分,但满族老师就没那么轻松了—内阁学士达椿不仅被革职,还挨了40大板,场面惨不忍睹。
被称为战国四大将之一的李牧,为何会被自己人杀了?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战国四大名将。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