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清军将领基本上能够尽力战守,而且大多数官兵都能奋勇拼杀。与第一次金川战争相比,这时清廷已经成长了一批可圈可点的得力将领。尽管将军温福在进剿大金川初期犯下大错,酿成木果木大败,但在初定小金川期问亦能带领官兵迎难而上,譬如攻打小金川人布防极为严密的巴朗拉和资哩大寨等处,其表现十分踊跃,亦颇有战绩。阿桂则是此战的核心人物,为此战的成功作出了巨贡献。在战争中,阿桂显得非常务实、冷静,坚持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策略,并焚烧得手碉卡、寨落,免留后患。
在小金川得复失、大金川已得之地无法守住之时,阿桂极具胆识地与大金川土司、头人进行周旋,使得已经岌岌可危的官兵得以全部撤至安全地区。阿桂在带兵出战时,该攻碉卡绝不手软,但懂得避敌锋芒,逼敌出碉再进行拼杀,同时,对于后路的防范亦很严密,不给敌人任何偷袭之机。此外,阿桂坚持不杀降番,而是将其迁移到瓦寺、明正等司,一则用以笼络派兵从征之土司,二则免去管理之繁难,三则给暂时未能投降的番人以投诚不杀之希望,这样对于瓦解大小金川番众有一定作用。明亮之表现虽不及阿桂,但亦算得上精于谋划,敢于奋力攻杀,其战绩亦十分可观。
至于海蓝察在此次战争中特别晓勇善战,特别敢于吃苦,无论是吊绳下悬崖峭壁,还是爬冰滚雪而进,均不畏缩。其他诸如哈国兴、舒常、德赫布等人亦能戮力攻杀。在这种情况下,加之始终注意狠抓军纪,力求赏罚分明,普通兵丁亦士气高扬,不畏艰难,敢于冲锋陷阵。这让大小金川番人震惊之余,顿感此战中的清军战斗力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可见清军能够在第二次征伐中取胜的关键,就是吸取经验教训,如果在鸦片战争中清军有此发挥,也不会输的那么惨了。
哲蚌寺:西藏黄教六大寺庙之一,藏语意为"堆米寺"
哲蚌寺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它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创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下面历史观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