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为什么那么受乾隆器重?比和珅还要受宠的大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福康安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吴将军诸葛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比诸葛亮年长7岁。公元200年左右,26岁的诸葛瑾已经成为孙权的长史,此时其弟诸葛亮、诸葛均还在隆中隐居。
诸葛瑾为何要投奔江东,史书并没有交代,但最初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为了谋生。
诸葛瑾没有诸葛亮那样的鸿鹄之志,其能力也远不如诸葛亮,但他却能在东吴一生戎马,最后官至大将军,几乎位极人臣。
不过,诸葛瑾这个大将军显然是不够格的,说他是“常败将军”、名不副实,一点也不为过。
但奇怪的是,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不管仗打得多么糟糕,诸葛瑾始终能深得孙权的信任。在诸葛瑾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一、常败将军却备受恩宠
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孙权继位。在江东求职的诸葛瑾经过孙权妹夫的推荐,得以成为孙权手下的长史。
长史相当于今天的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诸葛瑾能任上干得得心应手,说明他更善于治国理政。
但是,命运好像跟诸葛瑾开了一个大玩笑。几年以后,孙权提拔他为中司马,诸葛瑾开始走入军界,辅助孙权处理军务。
从此,诸葛瑾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军旅生涯,并于公元229年升任大将军,在东吴军中的地位仅次于陆逊之下。
那么,如此重要的一位军事牛人,其战绩又如何呢?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成语来形容——惨不忍睹。
诸葛瑾开始亲统兵马、独当一面,是从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开始的。
《三国志》记载,公元219年,诸葛瑾“从讨关羽,封宜城侯”。吕蒙死后,他又以绥南将军的身份,接替吕蒙成为南郡太守。
诸葛瑾参与偷袭荆州的作战,但众所周知,此战的主角是吕蒙,诸葛瑾应该是配合打辅助,所以并未体现出真实水平。
3年后,公元222年,曹魏派三路大军围攻朱然驻守的南郡。曹魏方面这次派出了曹真、张郃、徐晃等名将,而孙权则让时任左将军的诸葛瑾带领潘璋、杨粲前往救援。
此时,南郡城内瘟疫肆虐,朱然仅有5000余人可堪御敌,情势十分危急,而诸葛瑾却临阵表现出“性弘缓,推道理,任计画,无应卒倚伏之术”的窘态。
也就是说,在困难面前,诸葛瑾磨磨唧唧,整日计划却终究拿不出退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