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六公爵之首的李善长,是如何逐渐走向末路的?

admin 279 0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邓愈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在攻下应天府的时候,城池内部还处于刚接管的混乱之际,李善长第一时间做的事情是把人口户籍和赋税账目等有用的民生典籍收集了起来,然后快速地整理信息,筹备应天府的政务,为下一场战争做后勤准备。

正是这样的李善长,让朱元璋的各路军队在十来年的东征西讨中不用担忧后勤保障。因此,李善长位列六公爵之首,享受最好殊荣是应该的,他的回报符合他的付出。除了加官进爵之外,李善长还获得了免死金牌,一枚自己可以用两次,子孙可以用一次的免死金牌。由此可见,朱元璋有多么的信任和宠幸他。

三、走向末路

俗话说“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尽管李善长走到了一人之下的位置,对权力财富却越发地贪婪,加上他原本是一个嫉妒心强、睚眦必报的性格,贪婪加嫉妒综合作用下,李善长逐渐走向末路。

明朝开国六公爵之首的李善长,是如何逐渐走向末路的?  

刘伯温,在朱元璋征战中期时加入,号称“小诸葛”,是朱元璋军中的谋略担当。从刘伯温加入之后,朱元璋的文臣团队就变得壮大,加上刘伯温经常随朱元璋参谋军事,逐渐得到其信任和赏识,这让李善长心生妒忌,这是刘李之间的第一个矛盾。

第二个矛盾是李善长外甥犯事,李善长亲自请求刘伯温网开一面,但是被严词拒绝,因此,李善长从此十分记恨刘伯温,一有机会就要打压他。所以,在明朝开国后,朝臣团队便分为两派,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两派一直处于平衡势力,一直到刘伯温死了,淮西派才彻底压制浙东派。

这时候,李善长便开始大肆地吸收浙东派中的投降者,然后对于不投降的,极尽打压之能事。这让朱元璋是很不爽的,但是朱元璋忍着。李善长在收服浙东帮之后,变本加厉,意图权倾朝野,但是又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于是决定扶持一个接班人,这个人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是最后将贪恋权位的李善长送上末日的导火索,李善长本以为胡惟庸是一个有点小聪明、容易满足的小官吏,于是一手提拔他,多次在朱元璋面前举荐,最终让胡惟庸坐上自己的位置,而自己则退休在家,远程操控朝廷。

没想到,胡惟庸勾结北元、倭寇和南方残余势力,企图颠覆明王朝,筹划期间三次请求李善长加入谋反被拒绝,最终事情败露,朱元璋怒杀胡惟庸和数千干系人员,李善长也因为知情不报而全家抄斩。

明朝开国六公爵之首的李善长,是如何逐渐走向末路的?  

四、历史叹息

李善长服侍朱元璋三十余年,一切事情办得妥妥当当,受到信任和重用,还获得高等的爵位和免死金牌,本应该有一个善终的结局。但是,他被权力地位所蒙蔽,沉沦在宦海之中无法自拔,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吞噬了自己,化作历史的一阵长叹。

李文忠为什么敢于冒死直谏?仗着自己的朱元璋的亲外甥吗?

标签: 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 历史知识 古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