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所倚仗的北府兵到底是什么军队?
提起淝水之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却很少有人提及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弱势一方的东晋,所倚仗的这支在后期足以决定政权归属的军队——北府兵。一、流民成军公元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晋朝宗室和南北大族的拥戴下即位晋王,年号建武,次
对淝水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观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人们习惯于把东汉的灭亡归结于“宦官专权”、“外戚夺权”、“黄巾叛乱”、“边军为祸”等,却忽视了一个事实东汉最乱时,专权的宦官、外戚已消灭,黄巾已平息,边军也不构成威胁了。东汉灭亡,在于军阀为了各自利益,不顾苍生。
同样,西晋的灭亡也不能够归结于皇后贾南风祸乱皇室。“八王之乱”从公元291年持续到公元316年,而公元300年贾南风已死,她生前造成的冤案也基本得到平反,中原群雄又争斗了16年,后期五胡得以加入。
房玄龄等人在编撰《晋书》时,对贾南风批评很多,却评价她执掌西晋的八年里,西晋王朝难得的出现了“海内晏然”、“朝野宁静”状态。
与东汉灭亡相似,八王之乱的本质是汉族王朝内部争权夺利而导致的分崩离析。
董卓和马腾既有对抗还有合作,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董卓和马腾都是来自西凉,二者有什么关系呢?,今天知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名字换了多次,匈奴占据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占领后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
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
匈奴、鲜卑、羯、氐、羌五大少数民族抓住时机,蜂拥而反,给了西晋王朝致命一击。
南匈奴政权联合其余少数民族武装连续击败西晋军队,公元304年、公元314年,先后俘虏两位晋朝皇帝,导致了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
淝水之战前的北方:前秦统一北方,实力空前强大
公元前357年,前秦领袖苻坚任用山东寿光人王猛为相,王猛为前秦整顿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同时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形成了“关陇清晏,百姓丰乐”的局面。前秦空前强大,在公元前373年统一了北方。
淝水之战时,前秦调集嫡系部队达30万,听从号令的各族军队达到了50万如果算上征南大将军、苻坚幼弟苻融的几十万人,前秦大军总数超过了110万。作为一场战役,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数量,是史无前例的。(《晋书·苻坚载记》、《晋书·苻融载记》)
历时10个月的睢阳保卫战,皇帝怎么不派援军呢?
很多人都不了解睢阳保卫战,接下来跟着知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公元757年初,刚刚称帝的安庆绪派出手下大将尹子琦扫荡河南,地处江淮屏障的睢阳告急。睢阳太守许远意识到难以抗衡叛军,请求当时据守宁陵的张巡带兵支援。考虑到睢阳一旦有失,唐朝将失去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