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西征胜利后,蒙古的版图扩大了,蒙古帝国的版图的扩大使得蒙古国成为亚洲第一大国。这既为成吉思汗领土分封创造了条件,也膨胀了其建立“世界帝国”的野心。其中受益最大的是蒙古帝国的统治阶层,因为掠夺而来的财富、土地、人口更加膨化了他们进一步扩张的野心。
东,西欧局势动荡
西欧陷于教皇和王权的斗争以及十字军东征运动中无暇东顾,而东欧地区的罗斯公国又忙于封建割据混战,再加上由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十字军东征,原本是旨在针对伊斯兰世界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然而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却直指拜占庭,更加拉大了东正教会和天主教会之间的嫌隙。这种情况大大减弱了欧洲人一致对外的力量,有利于空前统一的蒙古帝国挥戈逐马西进,各个击破。
草原制度
草原宗族的社会结构和骑射兵的优势亦是促成蒙古西征的重要因素。当时,蒙古帝国拥有强大的武装军队,军种齐全,有骑兵、步兵、炮兵和工兵。军队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官兵平等,不会因为财力或势力而有所差别,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为大规模的西征作好准备。蒙古帝国有着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促成他们有对外征战的野心。
优秀的军事统帅
这次西征规模最大, 拓土最广。西征军副统帅速不台在蒙古的第一、 二 次西征中都担任了先锋, 是一位身经百战、 深谋远虑的大将。拔都他们两个都曾与成吉思汗一起征战四方, 精通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 他们在蒙古西征过程中, 进一步发挥了成吉思汗领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艺术。
对游牧民族而言,战争就是生产,对士兵来说,战争则意味着成功与富有。因此蒙古帝国发动征服活动,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对牧场的争夺。所以蒙古民族尽可能地征服一切可征服的地区,满足对草原、对财富的欲望。
影响
这次西征开通了欧亚大陆交通线,便利了中国与中亚、西欧、东欧地区的交往,使得国际关系更加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在此次西征之后,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东方的人数大大增加,同时,蒙古帝国也派遣使节、商队前往欧洲。在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的过程中,蒙古人、汉人、钦察人和其他民族的人西至欧洲,也有因西征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但正是她们的迁徙扩大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技术的交流。
蒙古帝国的征服活动以及统治给罗斯地区甚至欧亚大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带来极大的影响。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前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展。
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对东南欧地区进行毁灭性的征服,造成大部分城市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文化凋零,震慑了整个基督教世界。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把世界范围变得更加广阔。蒙古大军的西征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也加速了东西方的交流,对西方世界的近代化过度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快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但是无论如何, 这场战争是人类军事史上一次成功战例,长子西征将永远彪炳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