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_刘备征战多年,为何会败在儒将陆逊的手中呢?

admin 236 0

陆逊,继吕蒙之后的东吴大都督。本名陆议,是孙策的女婿,出身江东大族、儒学世家。他的叔父陆绩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家族的熏染使他与一般的武将不同,自称"书生"。他二十一岁时,孙权为将军,他参为幕府,后为海昌屯田都尉兼领县事。那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很乱,不少人占山为王。陆逊经得允许,找募兵马,深入深山进行讨伐,先是会稽山帅潘临降服,后又平了潘阳的尤突和丹杨的费栈。在这其中他就善于运用计谋。

三国历史_刘备征战多年,为何会败在儒将陆逊的手中呢?

刘备选择出兵的时间非常精确,此事吴国大将周瑜,鲁肃,吕蒙先后去世。时年陆逊也才刚刚39岁,刘备笑到乃吾孙子辈,不足为虑。刘备压根没将陆逊放在心上,因为在陆逊之前刘备连续击败了孙恒,韩当,潘璋等,但是他忘记了一件事,能当上东吴大都督的人哪有无能之辈,但是他被前期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猜到陆逊的不断后退,不断的建设关隘的用意,以至于在酷夏被引入崇山峻岭深林茂密之位置,可以说是由于刘备对于陆逊的轻视,导致了战略的失误。

蜀魏的最后一战经过如何?邓艾为何会胜利?

蜀军攻魏旷日持久的战争断断续续达30年,给蜀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人力和物力损耗。不谈别的,光军粮一项开支就大得惊人。有研究者举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例: 蜀兵有10万,按每人每日口粮5升计算,日耗粮5000石,一个月内,要耗粮15万石。如运粮者每人背负两石,那么供应10万军队一个月的粮食就需要7.5万人去...

没有水陆并进,反而将水军留在后面,而以陆军单独进军,缺少必要的支援。这才是刘备最大的错误。

由于刘备已经在各险要扎营布寨,陆逊要想迂回切断蜀军,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刘备将水军留在后方,陆逊就可以发挥水军的作用,以战船沿长江把部队偷偷运送到蜀军后方登陆,而后切断蜀军。蜀军的前军就是这样被包围消灭的。刘备的前军被消灭后,基本上已经决定了本次战役的结果,以后的作战,只是刘备能否逃回的问题。

最后一个原因,刘备还是小瞧了陆逊,刘备发兵也是自认选择了一个好时机。这时候东吴周瑜,鲁肃,吕蒙都已经死了,刘备觉得东吴的其他人并没有前面三位都督厉害,根本瞧不起陆逊。在者陆逊在之前也确实没有他的前三任的名气大,刘备一生征战之人怎么可能在这时看得上一个儒将。

真实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谁的功劳最大?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是起到了决定性的做用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无不体现出诸葛亮神般的智慧,手拿鹅毛扇,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羽扇纶巾”,其实说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赤壁之战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及裴松之注解记载,最初是鲁肃...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