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之战秦国的损失有多大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逼死白起

admin 298 0

如果咱们在邯郸城下久拖不决,其他国家再来个趁火打劫,咱们秦国可就全面被动了。依我看您还是下令撤军吧,这样虽然咱们秦国没什么面子,但好歹保住了里子。”

久攻不克,迁怒白起。

听到自家战神如此唱衰,秦昭襄王心里不打舒服,于是又让丞相范雎前去劝说。然而这一次秦王嬴稷却是所托非人,当初正是在范雎的建议下,秦王不顾白起一鼓作气拿下邯郸的建议而坚持撤军的。为此白起深恨范雎从中作梗、瞎指挥,一见他登门拜访。索性躺在床上称病不予接见。

看见丞相都吃了闭门羹,嬴稷只得派遣老将王龁去前线接替王陵指挥全军。然而诚如白起所言,今时不同往日,邯郸城坚固难以攻打,即使是在秦军增兵换将之后,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不断攻打,邯郸城仍然是屹立不倒。

听到这个消息,武安君白起说了他最不该说的一句话,他不无得意又包含嘲笑的揶揄道:“早和大王说过了,他固执己见不听我的,现在怎么样!”

本就被邯郸攻坚战弄得焦头烂额的秦昭襄王,听到此话后更是恼怒异常,他下诏强迫白起接替王龁攻打邯郸,但被白起以身体有病为由一口拒绝。到这一步嬴稷彻底愤怒了,他随即下令:“既然你自称有病不能再为秦国效命,那么也就别再拿秦国的高薪了,免去他的一切官爵贬为一名老兵,让他滚到阴密啃土豆去。”

恼羞成怒,赐死白起。

对白起的组织处理相对简单,可秦军前线面对信陵君率领的诸侯联军,可就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了,看着秦军主帅王龁被诸侯联军打得大败的军情急报,嬴稷急得直想挠墙,百爪挠心之际又想到此时白起说不定在那个阴暗的小角落里怎么嘲笑自己。于是下令白起现在、立刻、马上给我滚出咸阳城。

白起接到诏令,嘴上骂着娘上路了。看到白起如此怨望的嬴稷心里再次燃起了怒火,他对丞相范雎说:您看他启程的时候嘴里骂骂咧咧,分明是对我秦王心怀不满,他想干什么,是不是打算再投奔别国带着大兵打回来呀。这个后患绝不能再留!

于是派出侍卫携带诏令和一口宝剑前去追赶,当他们终于在咸阳城北十里处的杜邮追上白起后。读完诏令的白起接过宝剑,仰天长叹后自刎而死。

总结:白起的死读起来令人唏嘘不已,身为一代名将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同时却拙于谋身,最终触怒了君王,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然而抛却白起的个人境遇不谈,我们却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想象,那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秦国,并未因为武安君白起的自尽而停下扩张的步伐。

且不论在此后出现的蒙恬王翦一个个光耀千古的名将,就是领军主将的仅是名不见经传的王陵、王龁等人,一样可以对六国军队形成碾压之势,从这一点说,也许秦军真正的军神就是秦军自己。

李广利征讨大宛不战而胜,为何却被称为“庸将”呢?

李广利(?~前88),中国西汉时期将领。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李夫人早卒,武帝曾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其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征和三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推立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髦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广利投降匈奴后,亦被杀。...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