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晋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admin 272 0

阴晋之战发生于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被郡守吴起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的著名战争。

经过

魏国与秦国为争夺关中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地区时常发生战争。前409年至前408年,魏文侯以吴起为大将,率兵攻打秦国,夺取了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合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等五城,长躯直入至郑(今陕西省华县)。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蒲城县东南)加以防守。魏国占有全部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经由翟璜推荐,由吴起担任西河郡守。

邲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春秋的格局有哪些影响呢?

邲之战,指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于公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发生的一场大战。泌水入荥阳称“蒗荡渠”,可写作“两棠”,所以此战又可称为“两棠之役”。如《吕氏春秋·至忠》和贾谊《新书·先醒》都写作“战于两棠”。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有《两棠之役》多种。背景楚国在春秋初期于南方崛起,却不能称霸中...

阴晋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魏国占有河西地区后,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此后秦国多次进攻该地区,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西河郡守吴起是魏国名将,着重激励军队保持高昂士气。他曾请国君魏武侯为将士举行庆功宴会,使立下上功者坐于前排,赐予最贵重的肴席及餐具;立下次功者坐于中排,肴席及餐具适量减少;无功者坐后排,只有肴席而没有赐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家属。再者,每年皆派使者对于死难将士的家属进行慰问及赏赐,以示不忘。施行此法三年后,秦国于前389年再次调集五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西河郡,数万魏军立即不待命令自行穿戴甲胄要求作战。吴起请魏武侯派他率领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士兵反击秦军。武侯同意并加派战车五百乘、骑兵三千人。作战前一日,吴起命令三军:“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翌日,秦魏两军于阴晋大战,因魏军士气高昂、将士用命,终于以五万魏军打败五十万秦军,成功保住河西。

靖康之耻标志着北宋的灭亡 这事是因为金朝的错吗

还不知道:靖康之耻的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观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靖康之耻"都是金朝的错吗?其实是宋钦宗作死,背信弃义"靖康之耻"是发生在我国北宋末年最标志性的事件,金国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将宋朝的宋钦宗、宋徽宗两位皇帝以及赵氏皇族、妃嫔宫女...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