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之战起因和经过

admin 301 0

辽东战场自鸭绿江防线崩溃后,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岫岩、海城等地相继沦陷。清政府为了挽回败局,调两江总督刘坤一指挥关内军事,并以湖南巡抚吴大澂和宋庆为帮办。1895年1月17日,清军先后多次反攻海城,接连受挫。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出击,3月4日,攻占牛庄(今海城西北),7日攻取营口,9日,攻陷田庄台(今大洼南)。10天之内,清军在辽东战场全线溃败。

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派李鸿章赴日议和。4月17日,中日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及《议订专条》三款、《另约》三款、《停战展期专条》两款。

中日战争前,清政府与日本都有怎样的作战方针?

日本战前制定了海陆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主要的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的直隶(今河北)平原与清军主力进行决战,击败清军主力迫使清政府屈服。并且海上作战是决定此次战事的关键。为此,又将作战计划分成两期:首先以陆军攻占朝鲜,牵制清军;海军则相机与清海军主力决战夺取黄海制海权。尔后看海军战况决定下一步计划。

而清军在战前没有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阶级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战前没有一个专门的作战机构,更没有一个兼顾全局的战略部署。

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和日本都有什么样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及《议订专条》三款、《另约》三款、《停战展期专条》两款。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3亿两,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等,丧失了大量的国家主权。日本既占领了台湾等岛屿,又获得了2.3亿两的白银。这些使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并进一步扩大了军备。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清政府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的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推进了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东汉开国将军岑彭是如何在黎丘之战中取胜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黎丘之战,接下来跟着历史观测网小编一起欣赏。黎丘之战是东汉开国战争中,最经典的战役之一,也是开国名将岑彭最漂亮的战役之一。岑彭为人善谋,善于打硬仗,性格沉稳,可是黎丘之战却一反常态,玩了一把心惊肉跳的豪赌。刘秀亲征,平定邓奉叛乱,收复南阳后,将目光瞄向了南郡。南郡盘踞着一个大军阀——秦丰...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