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参加瓦岗军后,帮助翟让整顿队伍,还积极联络附近各部起义军,说服他们与瓦岗军联合,听从翟让指挥。翟让非常高兴,对李密越来越信任。
李密鼓励翟让干一番大事业,建议首先攻打荥阳,并获得了胜利。隋炀帝派大将张须陀带重兵来镇压。李密请翟让正面迎敌,自己则在荥阳大海寺北面的丛林里设下埋伏,把张须陀率领的官军引进圈套,全部歼灭,张须陀也成了瓦岗军刀下之鬼。
从此,瓦岗军声威大震,李密的威信也提高了。他不但要求部下纪律严明,而且自己能以身作则,生活也过得很朴素,从而赢得了瓦岗军上下的拥戴。
攻打荥阳胜利后,第二年春天,李密又建议翟让趁隋炀帝到江都巡游、东都洛阳空虚的机会,赶紧进攻洛阳。不料被官方察觉,加强了洛阳的防御力量。李密当即改变计划,建议先攻打洛阳附近的兴洛仓(在今河南巩义东北),一战而获全胜。
兴洛仓是隋朝最大的一个粮仓,瓦岗军把它攻克后,马上开仓赈(zhèn)饥。常年挨饿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拥向粮仓,当他们领到粮食时,一个个眼中含着泪花,对瓦岗军充满了感激之情。
贫苦的农民纷纷参加瓦岗军,孟让、郝孝德等部起义军也来归附,瓦岗军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占领了河南大部分郡县。这时,翟让感到自己的能力不如李密,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他。李密取得瓦岗军领导权后,建国号为魏,被推为魏公,兼任行军元帅,政权机构称“行军元帅魏公府”。
李密在整顿了内部机构的同时,发布檄(xi)文,声讨隋炀帝的罪行,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隋王朝。他还大量起用隋的降官降将,引起原来一些起义军部将的不满。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李密又安排刀斧手,设计杀害了翟让。从此,瓦岗军内部发生严重分裂,开始走了下坡路。
孙权北伐次数超过诸葛亮,每次结果怎么样?
今天历史观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三国时期的北伐,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诸葛亮,他先后五次北伐曹魏,最终死于五丈原军中。第二个想到的大概是姜维,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他先后“九伐中原”。其实还有一位人物,也执着于北伐,他就是孙权!据本人的统计,孙权先后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