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崛起:萨尔浒之战

admin 280 0

明万历47年(公元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再次亲率大军进攻叶赫部,这一次给了叶赫部以沉重的打击。叶赫部赶紧向明朝求援。明帝国在努尔哈赤攻陷抚顺、清河以后,已任命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起用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等大举讨伐努尔哈赤。接到叶赫部被讨伐的消息,明朝便日夜催促杨镐等起兵,还命令福建、浙江、陕西、四川、甘肃等省发兵驰辽,“期灭此奴(努尔哈赤),以雪败亡之耻”。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役——萨尔浒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后金崛起:萨尔浒之战

杨镐等明朝诸将誓师后,商议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直捣赫图阿拉。杨镐作镇沈阳,指挥全局。计划的四路中,东路由辽阳总督刘綎率明军1万人和朝鲜援军1万人出宽甸;南路由辽东总兵李如柏率25000人,由清河出鸦鹘关;西路由山海关总兵杜松率领3万人由沈阳出抚顺关,入苏子河谷;北路由开原总兵马林率领明军及叶赫军2万余人,从开原出三岔口(今辽东开原南)。四路兵马,以西路为主力,齐向赫图阿拉逼近。这本来是一个十分精妙的计划,可惜在明军出动前就被努尔哈赤探知了。

努尔哈赤得知明军四路进击的军事部署后,并没有分兵迎击,而是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策略,集中优势兵力逐一击破。于是,努尔哈赤亲率6万八旗兵,迎击来势汹汹的明军。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初一,东路的刘綎军从宽甸出发向西开进;北路的马林军从开原出发,叶赫军还没开始行动;南路的李如柏虽然已从清河堡出发,但行动也是相当迟缓;只有西路主力杜松部俨然一股大无畏的阵势,浩浩荡荡地前往赫图阿拉。不过这位杜松将军虽然“勇键绝伦”,却是个有勇无谋之人,他为了强立头功,竟不顾将令,擅自先行。待杜松赶至浑河时,努尔哈赤早已在山林深处埋下精兵,并派人堵住浑河的上游,给杜松制造河水很浅的假象。杜松哪会料到这一举措,见水很浅便率军渡河,不料等杜松军一下水,后金军便决堤放水,此时河水骤涨,淹没肩头,明军被河水冲散的就有几千人。还没开战,努尔哈赤已经取得一次小小的胜利,后金军士气大涨。

杜松带领剩余的军队到达萨尔浒之后,得知后金正在加紧赶修“形势险要,扼锁阳之咽喉”的界凡城以阻挡明军东进,便决定迅速进攻界凡城。界凡城北临浑河东岸的吉林崖,为界凡第一险要之处;南连扎喀关,为界凡第二险要之处;西隔苏子河和萨尔浒山相望,两地相距十余里;东至后金都城赫图阿拉100余里,而且道路平坦。就是说攻下界凡城,后金国都城赫图阿拉就近在眼前了,因此这里成为两军必争之地。杜松将兵力一分为二,以一部在萨尔浒山下结营驻守,他亲率另一部渡过界凡渡口,准备从界凡城下的吉林崖攻入。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