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开疆拓土灭密、黎之战 三年灭密五年灭黎

admin 270 0

导读:周文王二年,周攻灭邘(今河南沁阳北),三年攻灭密(今甘肃灵台),五年攻灭黎(即“耆”,今山西省长治县境)等国,解除了周国北方和西方后顾之忧。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

周文王三年灭密

商帝辛三十二年(公元前儿世纪),在周灭商之战中,周军攻灭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的作战。

密须地处周方之西,具有一定实力与野心,为向外扩展,攻打周的属国阮、共(皆在今甘肃泾川附近)。文王以吊民伐罪名义整军誓师出征,一举攻灭密须,并将密人迁于程邑(今陕西咸阳附近),加强了对密人的监视与统治。

周文王开疆拓土灭密、黎之战 三年灭密五年灭黎

周文王灭密须之战 密须国,皇帝的后裔?姓密须氏所建,后成为商的从属方国,并比较强大。西周文王为了伐商,剪除自己的敌对势力,以“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为由,将其灭掉了。

据《资治通鉴外纪》有文王受命“三年伐密须”,“西伯伐邗,问太公:‘吾用兵熟可?’曰:‘密须氏疑于可,我先伐之。’管叔曰:‘其君天下之明君,伐之不义。’太公曰:‘先王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西伯曰:‘善’。遂侵阮徂共而伐密须。密须之人自缚其君而归西伯。”

《诗经·大雅·皇矣》中有“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的诗句。

这个时期,在周王朝的西北还分布着一些少数民族,其中最为强大的是密国,是周人最大的边患。《诗经大雅皇矣》说:“密人不恭,敢距大邦。”周文王决定先讨伐密国,清除后患。这是周文王首次遇到的最大战役,周人出动大部队进行突然袭击,给密人一个措手不及,密人大败,周朝军队俘获了数以万记的战鼓、战车和依仗。

揭秘朝鲜战争内幕:李奇微如何破解彭德怀作战规律

揭秘朝鲜战争内幕:李奇微如何破解彭德怀作战规律?朝鲜战争的时间是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主要的指挥官是彭德怀和金日成。美方的主要指挥官是麦克·阿瑟、李奇微、李承晚。

此战的胜利,扩大了周方势力,提高了文王的声望和号召力,减少了东进的后顾之忧。

周文王开疆拓土灭密、黎之战 三年灭密五年灭黎

周文王灭密须之战 周文王灭黎

文王灭密,解除了后顾之忧,于是便全力转向东伐。先后消灭了黎(在今天山西长治)、盂(在今河南沁阳)等国,而其中最为费力的是消灭崇国(在今天河南嵩县附近)。崇是东方强国,是商王朝的西方屏障,文王为了打胜这场战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曾经反复征求友邦的意见,联合友好诸侯,准备了攻城用的冲车和武器,由于准备充足,战斗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消灭了这个殷王朝在西方最坚固的堡垒,文王消灭殷王朝的计划即将实现。可惜的是在消灭崇国一年之后文王便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从太王以来立志灭殷的计划只能等武王去实现了。

周文王开疆拓土灭密、黎之战 三年灭密五年灭黎

战争【图】 战后文王的治国方针

文王在带领周朝军队东征西讨时,也特别重视政治和文化建设,为新的周王朝建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首先就是用人,人为立国之本,当时在文王身边聚拢了许多有才能的大臣,有名的像虢仲、虢叔、原公、蔡公。文王还接受和重用了一大批商王朝的旧臣和知识分子,如辛甲、太颠、闳夭、散宜生等。辛甲是商朝著名的文人,他投奔文王以后,就被任命为太史,掌管记载历史和国家图书的保管,周朝历史有完整的记载应当和他分不开。

文王重视选拔运用人才,使得朝廷上人才济济,对此后取得克殷的胜利和建设新国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对新开拓的领土,文王采取了安抚政策,他用那些有德有才的官员去管理新土地、新人民。他自己也经常到新开拓的地方去视察风土人情,解决那里出现的矛盾,周原出土的甲骨文就完整地记载了文王到密国进行视察的情况。

揭秘:直皖战争前后的“口水战”

1920年直皖战争发生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而且在此次战争中直系军阀仅用5天的时间就搞定,把皖系军阀打败。不过听说在开打前双方之间还有一场口水战。现在跟着历史记的小编来看看,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战争。

标签: 中国战争 战争历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