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最古老的婚姻“活化石”
苗族最古老的婚姻“活化石”苗族“刻道”即“刻木”,汉语译为《苗族开亲歌》,主要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杨柳塘镇飞云大峡谷的一个山坡洼地里。“刻道”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苗族群体中,至今惟一保留的刻
愿意结亲就饮提亲酒
旧时婚嫁,重视门当户对,还讲究属相。男方在了解了女方的品貌及家庭经济状况后,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俗称“问名”,如双方生辰八字吻合,愿意结亲,就共饮提亲酒;反之,则婉拒之。旧时认为:“蛇鸡牛”、“虎马狗”、“龙鼠猴”生肖较合。1949年后,这一习俗逐渐淡化,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也有经过亲朋介绍而结成良缘的。
老兰州人娶妻要打听骨脉
老兰州人娶妻嫁女既注重门当户对,看对方田产房屋,名气门风口碑,还特别讲究理清骨脉。所谓骨脉,指体味,体味有遗传。汗腺分泌臭味如狐臭等。现在有体味者可通过药物清洗或手术治疗缓解体臭。若与有体味者联姻,被人认为骨脉不干净,会遭到别人厌弃。民间认为有体味者,是“臭根”。血统不纯,如麦田里加了豆类,叫“禾杂面”,认为个头、相貌,家境都可将就容忍,体味难以长期忍受,即使在冬天相亲没闻出来,天热时发现,也要退婚。在定亲以前要打听对方人家的骨脉。
定亲,也称“订婚”
此仪式较为隆重,男女双方择定吉日,男方家两个或四人(自由恋爱,找一人充当媒人)一同前往。订婚礼为:两瓶酒(用红绸或红丝线扎在一起)、两条烟、“方子”(带四根或六根肋条的大块肉)、“礼当”布料、成双的衣服、花馍馍、瓜子喜糖等。两家见面后,由女方家人解开双瓶酒共饮,并在喝完酒的空瓶中装满五谷粮食,把“方子”用开水稍煮一下,一分为二,女方留一半,男方家带回另一半,意喻“生米已成熟饭”了。一切商量妥当后,女方家端上长面招呼来宾,至此,订婚仪式便告圆满结束。
定亲后男方需追节
定亲后,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男方都要准备礼物前往女方家看望。男女双方就借此机会互通信息,沟通联络情感。
山东:冠县祝寿习俗
山东:冠县祝寿习俗旧称庆寿,俗称“过生日”。年逾花甲的老人过生日这天,子女或亲朋间的平辈、晚辈多备礼物前末祝寿。礼物必须有面条、粘糕,谓之“寿面”、“寿糕”,其余不拘;届时请老人
送彩礼称为扎酒
俗称“行礼”。行礼,是结婚前男方向女方家送彩礼,其实也是双方验收、交接彩礼的“谈判”仪式。男方的代表和订婚时一样,也是包括介绍人在内的二至四人,也称“送酒”,所带的礼物也有两瓶酒、两条烟、花馍馍、喜糖、“方子”。只是较订婚时多了化妆品、首饰、四季衣服和彩礼钱。到了女方家,双方介绍情况,拿出彩礼、首饰等物品,经女方验收中意后,方能开宴“吃酒”。开宴前,女方还要“摆礼”,将男方送来的衣物放到桌子上亮相,倘若女方认为衣物件数不够或不满意时,便不上菜,直到男方家拿出补偿现款后,“吃酒”才算正式开始。一般来说,男方只有等女方家的长者开了酒瓶,并由男方女婿在女方家先人前点灯、烧香、磕头后才算大功告成。
亲戚吃酒要去请
吃酒的人大多是亲戚,特别讲究一个“请”字。不论亲戚还是朋友,事先均要依次去请,不请不来。席间,重点招呼的是这些“送酒”的人,即男方来宾,并声称“你们拿来的酒全让你们喝了去”,直灌得来客个个酩酊大醉,才肯罢休,以示女方家威望高,人缘好。临别,将“方子”在开水锅中稍煮一下分开,留一半,一半退回,有双方吉利之意。
通日子订吉时
订完婚后,由男方请阴阳先生择定娶亲的良辰吉日,并请媒人告知女方家,谓之“通日子”。通日子后,女方家长即开始为女儿置办嫁妆,准备结婚。
新房里的新床要男孩压
娶亲的前一天要布置好新房,张贴对联,门前屋后贴上喜字,用红纸糊上新房的窗户。晚上,选一名生辰属相相合的男童住在新房内,叫“压炕(床)”。
旧时娶亲大多在晚上
旧时娶亲大多在晚上,午夜过后新娘才进婆家门。娶亲的人从男方家出门时,须是单数。娶上新娘子进门时就成了双数,意思是成双成对,图吉利(不含“西客”)。娶亲时,新郎由介绍人和“贵人奶奶”(也叫娶亲奶奶)陪同,带上“四色礼”、两瓶酒、“方子”和喜衣(红色棉衣棉裤)、“离娘索”(给丈人和丈母娘的衣物)去娶亲。一切顺利时,新娘家将酒打开,供客人们喝完,在瓶中装入粮食,用红布红线包扎好。将“方子”在水中略煮捞出,取一半,连同装粮的酒瓶一起“回礼”于新郎家。若遇到彩礼不全等问题,新娘家不打开酒瓶,并通过介绍人充分协商,待问题解决后,方可开瓶。旧时娶亲多用花轿、毛驴,后来逐渐演变为用马车、拖拉机、汽车等。娶亲车到女方家时,新娘的弟弟、妹妹及小辈亲戚,都要将车上各种能够取下的附属车具,取下藏起来,待到婚车临走时,由新女婿或娶亲人拿红包赎回(多少不限),然后安装在车上,再出发。旧时新郎娶亲,头戴小帽,身穿长袍、马褂,肩挎红绣球,现在穿戴都是西装革履。娘家的陪送人,叫“喜客”,相对于东家而言,也叫“西客”,喜客都是新娘的至亲好友,人数多少不等,但必须是双数。新娘穿红色衣裤、绣花鞋,盘发髻,顶红方巾盖头。迎亲队伍到了女方家,女方家还讲究“顶门”,即在娶亲人将要进门时,新娘子的弟弟妹妹或亲戚家的孩子将大门顶住,这样做一是为了“磨”新郎的性子;二是因为自己的姐姐是自家人,不愿意让别人从家里娶走,以此“要挟”新郎。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行为,此时新郎只好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从门缝塞进,再撒两把喜糖,门就会打开,娶亲的人才进屋。
新娘长兄抱轿
祝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祝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一直都认为,祝寿送礼物给老人和朋友生日送礼物有很大不同,送给朋友可能挑一件朋友喜欢的东西就可以了,没有多大的讲究,而祝寿则要考虑各种禁忌和老人的年纪。 祝寿需要注
标签: 国学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料 传统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