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龟兹服饰述略

admin 250 0

藏柜上的传统图画

藏柜上的传统图画藏柜,是方形木质立柜,高一米有余,双开门,上下两层,上面的小格内可以放进大小瓷碗,下面的大格里可以装衣物、食品及大一点的东西,在藏族人家里一般要摆上两张以上,所

古代龟兹服饰述略


龟兹是古代塔里木盆地诸国中的一个大国,位于天山南麓,地处“丝绸之路”北道要冲,是古代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发源地,中国、印度、波斯以及希腊、罗马等国文化艺术在此交流汇聚。长期以来,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龟兹史地、石窟、乐舞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众多可喜成就。然而,关于龟兹服饰,至今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身边的零星资料,就这一问题略加陈述。

阜新蒙古族风景名胜

阜新蒙古族风景名胜中华第一村,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西南2.5公里处,距阜新市25公里。是一距今有八千年的古代先民生息繁衍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
龟兹服饰是在龟兹历史长河中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深厚广博的复合体,是古代龟兹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衣、食、住、行”等文化基本要素中,“衣”列为首,足见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古代龟兹居民的服饰究竟如何,史乘仅见片言记载,考古发现分量亦显轻微。因此,目前我们尚无法透视其全部内涵,仅能为其勾勒出一粗浅轮廓。

近代考古发掘证明: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在龟兹。考古学家曾在库车境内的哈拉墩遗址发现了耳坠、耳环等装饰品1”。其中有一耳坠系取一直径32毫米、宽20毫米椭圆形天然石子制成,在石的上端凿一径4毫米孔为穿线之用,中间凿有3毫米之槽供系线之用。从而说明,龟兹早期居民已开始利用石制品装扮自己、美化生活。在发掘的石器制品中,尚存一石纺轮,它的问世,无疑向我们揭示着龟兹纺织业的诞生。在散乱的骨器中,考古学家找到不少用于缝纫和梳妆的骨锥、骨针、骨簪等物品。据黄文弼先生考证,这些石器、骨器是公元前3至1世纪的遗物。若然,说明龟兹早在公元前3世纪时就已经用骨针缝制衣服,且有佩戴石制耳坠、耳环之习尚了。他们生活在自然环境较为严酷的戈壁瀚海边缘,用自己的双手改造生活,装扮自己。每个民族在其社会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一般说来,是先从自己形体的装饰开始的,尤其是发式和衣着成为其主要的审美形式。早期的龟兹居民正是如此。

古代龟兹服饰述略


当历史的鼓点敲开两汉时期的巨门,龟兹也健步登上历史的舞台。农业、手工业日益发达,在西域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一时期,汉匈争雄西域,最终却以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境内宣告胜利。自此,汉文化遍播西域沃土。龟兹的服饰文化也甚受汉服饰文化的浸染。
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乌孙公主路过龟兹,龟兹王绛宾留女不遣,即与联姻。汉亦以主女比于宗室,号称公主。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主女与绛宾俱入朝,备受宣帝宠爱,赠送甚厚,绛宾亦乐于亲汉。绛宾回国后,史称“乐汉衣服制度,治宫室,作缴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绛宾作为一国之主既如此崇尚汉文化,其国民之仿效风尚当不难想见。西汉时,一般人日常穿着大体可分长袍、短衣两大类。袍服源自先秦的深衣2。贵族身穿禅衣,该衣其实是单层的薄长袍。东汉时期,禅衣已由一般常服演变为武职官员的正式制服。一般庶民还服用  

奶茶飘香 全羊鲜美

奶茶飘香 全羊鲜美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手把羊肉”是蒙占族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

标签: 国学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料 传统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