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纤道桥

admin 256 0

石家庄居住习俗

石家庄居住习俗石家庄市西依太行山,地势起伏很大,因而形成了山区与平原各居半壁江山的地貌特征。虽此,石家庄各地居住民俗的差距却不是很大,尤其是现代时期,纯山区型的居俗已相当少见

绍兴纤道桥

纤道桥在浙江省绍兴阮社,与萧绍运河平行,俗称百孔官塘桥,又称铁链桥。为石板石墩组成的长桥,其主要作用为纤夫拉纤用,此外也可用于风浪大时船只的避风。浙江绍兴纤道桥建于晋代贺循疏凿的西兴运河阮社段南侧,现存古纤道桥为唐元和十年(815)浙东观察使孟简整治运河时修建,连绵百余里,此桥型为国内仅存,故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重修。《纤道桥碑记》云:“自太平桥至板桥止,所有塘路以及玉、宝带桥计贰百八十一洞。光绪九月八日,乡绅士章文镇、章彩彰重修,匠人毛文珍、周大宝修。”此桥为特长型石礅石梁桥。全长386.2米,由115跨石梁桥构成,其中2跨高孔,其余低孔净跨2米,桥面用三块石条拼成,宽1.5米,桥墩用条石干砌,桥低接近水面,只有东端第45跨较高,可通小舟。桥两面端原有茶亭各一座,现废。 

建国后经过修整,现保存完好。此桥为浙东运河官塘纤路柯桥段的的组成部份。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绍兴著名的柯岩风景区中。 

绍兴纤道桥构思奇妙、建筑精巧,富有诗画意境,为国内仅存。 

纤道桥建于晋代贺循疏凿的西兴运河阮社段南侧,现存古纤道桥为唐元和十年(815)浙东观察使孟简整治运河时修建,连绵百余里。其中阮社段东起双梅上谢桥,西至钱清板桥,全长7160米,由1285孔石梁桥组成,每跨净2米,桥面用三块条石拼成,宽1.5米,桥墩用条石干砌,桥低接近水面,东端45跨较高,可通小舟,该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纤道桥,建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与众不同的是该桥与河流平行,纵贯于宽阔的河道中。桥长386.2米,共115孔,每孔净跨2米,条石干砌桥墩,以条石拼成桥面,该桥是供纤夫拉纤的通道,也是通往集镇的大道。 

河北特色饮食

河北特色饮食烙糕 烙糕是承德人用当地所产谷米磨成面,再经烙制而成的具有浓厚香土气息的传统风味食品。它与年糕、豆包、煎饼一起被誉为“吉祥四糕”每当腊月农闲季节,承德山区百姓便家

纤道桥因功用而得名,即为古时拉纤而造。“纤道”是指架设在水面上,由一座座石桥连接而成的水上通道,供纤夫背纤和躲避风浪用。古纤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钱清镇附近的杭甬运河上。它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桥。 

这座桥的建造,是因为运河河面甚宽,逆水行舟就需拉纤前行,所以专为纤夫拉纤而修建,俗称“纤道桥”。 

一方面,遇到较大风浪,船只可通过桥孔进入浅水区躲避风浪,故有“避塘”之称。另一方面,又因这种桥多数为官府出资修建,故亦有“官道”、“官塘”之称,俗称“百孔官塘”。 

纤道桥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跨萧绍运河,桥面与运河平行,纵贯于宽阔的河道中。纤道低贴水面而建造,上面可以行人背纤,遇有风狂浪急时,它又能抵消、分散风浪对船只的撞击力度。 

现存古纤道,为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浙东观察使孟简为大规模整治、疏浚浙东运河时所修建。由于河面宽阔,便于行舟,河堤成为人们行舟背纤的通道。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纤道桥经历了一次大规模重修。古纤道桥旧时西起钱清江,东至曹娥江,全长75km。其中阮社段东起双梅上谢桥,西至钱清板桥,全长7160m,由1285孔石梁桥组成,低孔每跨净2m;桥面以3块条石拼接而成,宽1.5m;桥墩用条石砌筑,桥墩厚1.5m。古纤道桥的路基,是以石条砌筑成一个个石墩,桥身石梁底面较低,仅高出水面0.5m左右。桥东端45跨较为高大,可通行小船。桥墩与桥墩间,将一块块石板连接,架起了水上平桥。 

古纤道桥的两端,原有茶亭各一座,一度毁坏。现存为1949年后修整,为中国所仅有。 

据《越绝书》卷八记载得知,这条古纤道东段,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出绍兴东廓门至曹娥江段浙江运河,是古越时期就已形成的“山阴古水道”。嘉庆《山阴县志》卷四中记载,古纤道西段始凿于西晋,此后,历年均有疏浚工程。东可抵达曹娥江,并与西段相连接。明朝弘治年间,山阴知县李良,改用坚硬的大青石铺砌纤道,自虹桥达钱江,总长约20km。而后清康熙年间、咸丰、光绪各朝均有修建。清代齐召南曾作有“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诗句来形容古纤道的景色。 

如今,在柯华大桥以西至湖塘板桥,约3500米长的一段纤道桥,时而一面临水,依岸砌筑;时而两面临水,破水而筑。它们互相间隔,互相衔接,是古纤道保存多种形式的一段地方。顺着运河,水岸交杂相衔,似玉带飘逸,蜿蜒伸向水天极目之处,形成路、桥、水、船浑然一体的优美景致。 

云南少数民族景颇族的饮食风俗习惯

云南少数民族景颇族的饮食风俗习惯景颇族是云南少数民族,景颇族的主食为大米,部分地区也有以玉米为主食的。每家宅旁园子里都种些蔬菜、豆类和薯类等,但也经常采食野菜、野果。景颇族大米的吃法有烂米饭、

标签: 国学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料 传统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