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家族习俗

admin 251 0

锦州蒙古族风俗

锦州蒙古族风俗信仰喇嘛教,在家庭中供一香炉,每遇年节、斋日时要烧香祭祖。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

西安家族习俗

锦州锡伯族风俗

锦州锡伯族风俗锦州市的锡伯族是在康熙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697-1699)间从墨尔根、齐齐哈尔、伯都讷一带南迁盛京时,其中108名锡伯兵到义县驻防。现居义县、北的锡伯族群众就是他们的后

西安地区儒家文化薪火相传,尤其是周边农村恪守着“克明俊德,以亲九族”的传统。九族是指同血缘的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九代人。由于人口旁蔓繁衍,故而多以出不出五服来论亲族关系的远近。五服是丧葬时依血缘关系远近而规定的丧服,出自《仪礼》,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样式。五服之外称为本族人或本家子。一般以祖父以下的血亲和姻亲为近亲,曾祖父以上及其子孙为远亲。人们常说的“六亲不认”的“六亲”,多指至近的亲人,如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等关系人。

旧时西安地域的家族特别是大家族多有宗谱。修谱是维系家族关系的重要手段,有“尊祖宗、联族谊、表德艺、惩不肖、注公业、保丘墓”的作用。为了行辈清楚,立宗谱时多用吉语韵文确定家族世系的命名辈份,如“保清树宏功,家国继世昌。守诚常克念,立志定有方。”同一辈人的姓名中,都使用同一个字,像赵清岚、赵清杰、赵清云等,一看姓名便知是同一辈的兄弟姊妹。家族都有族长或家长,由辈份高的长者或族内德高望重者担任。20世纪50年代前,族长是村落中重要的人物,尽管其不是行政官员,也无公共职务头衔,但族中的婚丧嫁娶、添人减口、分家立户等大事必须禀告族长;出卖土地、房产之类的大事也多由族长见证处理;族中有纠纷矛盾时,往往先请族长调解,调解解决不了才诉讼告官。

族长多受族人的敬重,要管理祖祠、祖祭、修续族谱等事务,族人受外人欺辱时,其还要动员族人声援救助。处事公正的族长往往要带头遵守族规民约。宗族大多有族规,其内容主要为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和敬乡邻之类的内容。西安地区维系家族宗亲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祭祀共同的祖先,有家祭、庙祭、墓祭、年祭等形式。届时全族以辈份高低血缘远近排列有序,进行复杂的祭祀礼仪活动。例如:《临潼县志》载:“正月元旦,焚香燃烛,设果肴祭灶、中

满族用石镇宅的习俗

满族用石镇宅的习俗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是清皇室爱新觉罗氏肇氏家族聚居地。他们在建住宅时,房基四角要选择坚硬的较大石板奠基,以此为柱础石,今建砖瓦房无梁柱,即用此石作基。新

标签: 国学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料 传统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