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墨行笔端勾勒汉字之美 少年品味中国文化
国学文化:2月9日,中国农历新年的年味还未淡去,远在德国汉诺威市的克龙斯贝格综合中学的师生们挂起中国福字,贴上新春对联,打出了欢迎光临的标语,迎接18位来自中国的小书法家和他们的家长、老师。 上午9时许,小书法家代表团一进克龙斯贝格综合中学的校门,就受到
不在场时,“臣”就可以不“忠”;当“臣”不在场时,“君”也就可以不“惠”。比如说,皇帝嫖娼是不道德的,但宋徽宗走专门挖成的地下暗道与李师师幽会时并没有不道德感,因为没有大臣们看见,也就不会引起大臣们的朝议。今天的中国,诸如交警不在时就闯红灯等种种不道德现象,都可以说是这种“仁”式道德的缺陷所致的遗风。 但看见的人说的“闲话”对他的利益不会产生任何损害,或者是看见的人也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与他同流合污的人。 三、从“品德”到“道德”: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能在传统中国,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由于他们生活范围的局限,在道德操守上只需做到儒家从五对“二人”关系出发而设计的“五伦”就够了,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是,这种道德规范没有普适性,正如费孝通所说:“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7]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加速进入工业化社会,中国人的生活范围大大扩大,不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已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遭遇种种困境,而且,传统道德如果不现代化,还会对现代经济的良好发展形成种种障碍。因此,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传统道德的现代化成为必需,从“品德”到“道德”因此有了可能。 工业化社会有三个特色: (1)生产以个人为单位参加,但却是集体生产; (2)社会组织以个人为单位参加,但却是群体生活; (3)人与生产工具相分离,因此可以四方流转。[8]这些特色使得工业社会的道德已经难以靠“二人”关系中的人伦、亲情、血缘等来维系,它需要的是普遍性的公正和普适性的正义。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其传统道德都是“他制他律型”道德,西方传统道德能发挥有效作用是源于上帝对个人的制约,中国传统道德则是源于“二人” 关系中彼方对此方或此方对彼方的制约。很显然,两者都不是“自制自律型”道德。在西方,从天才人物尼采大声宣布“上帝死了”的那时刻起,上帝至上的和绝对的权威失去了,上帝不再是所有人认可的道德有效性的基础,以上帝视角建构的传统道德因此不得不面临着现代化的任务。但是,西方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历程是“去上帝化”,是从天堂走向人间,是世俗化,而中国传统道德本来就是人本的,是人间的,是世俗的。因此,西方对传统道德现代化作出的探索以及取得的经验都不能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现代化的有效借鉴。 笔者以为,现代意义上的道德的建成,必须使得个体既是道德生活的直接参与者,又是道德生活的直接受益者。因为只有如此,道德对个体而言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才会成为个体自觉的和自然的行为操守,道德才是“自制自律型”道德,才是本质意义上的道德。因此,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应该是既能促进现代经济生活的良好运行,能调整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又能提高个体的精神境界,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并推动个体全面发展。唯有如此,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才能说是真正的建成了。(作者:刘新华) 参考文献: [1]王维先,铁省林。话语伦理学的道德视角的重建[J].道德与文明, 2009, (4): 89. [2]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213. [3]鲍霁。费孝通学术精华录[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 357. [4]鲍霁。梁漱溟学术精华录[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 251. [5]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51. [6](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2. [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21. [8]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89. |
【国学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左手传统,右手创新
国学文化:一直以来,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事实证明,中国民族众多,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对外文化交流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和源泉。 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和推广中华文
标签: 国学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料 传统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