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春神
再来说迎春、送春、打春。三个词,打春的“打”字最抢眼,最生动。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到底自什么朝代开始,我不清楚。只知道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做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史书上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那样说的话,年头几乎和我们中华民族一样的老。
《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这里说的芒神,就是春神,主宰一年的农事,这在《礼记》和《左传》里,都有记载。立春这一日,老北京的庙会里,一般都会卖春牛图,前面牵牛的那个男人,画的就是芒神。一般人家,哪怕已经进了城,
【国学文化】老子著作
国学文化:《 老 子 道 德 经 一 则 》 窦 中 亮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 易经 》和《 论语 》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
标签: 国学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料 传统文化故事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