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admin 290 0

【国学文化】春分节气习俗:各地竖鸡蛋 祭祀又拜神

国学文化: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今天春分了,春分这天有什么习俗呢? 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一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 “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二


  每到3月12日植树节,大家总会挥汗如雨地大植、特植树木,可是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我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国学文化】二十四节气――春分

国学文化:2010年的春分是3月21日。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

 
      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人, 1930年国民党政府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三


  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解放前,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于北平,1929年移灵柩于南京紫金山,1930年国民党政府曾定3月12日为植树节。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标志意义
  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 
  1. 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2. “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3. 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国学文化】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中国植树节标志

 

【国学文化】"二月二"与惊蛰19年一遇 下次"相逢"在2030年

国学文化:二月二,龙抬头,3月6日是中国农历二月初二,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这一天,江西各地洒落绵绵春雨,气象预报称,降雨时或伴有雷电,春雷声声惊醒蛰虫,仿似预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民俗专家称,今年农历二月二,巧逢惊蛰节气,属19年一遇,下次二月二

标签: 国学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料 传统文化故事